第二十六章 明學堂內
關燈
小
中
大
李仕明獨自坐在禦書院中堂的桌前,正翻看一本文獻。
雖然當初為全國會試做準備時,他將西陵國的史記都通讀了一遍,但那畢竟只是為了考試,囫圇吞棗,文本也是民間傳抄的,內容是否準確還有待商榷,了解個大概綽綽有餘,但經不起深究。
自從進下元卿院禦書院做了修撰,他所接觸到的古籍和文獻就不是坊間傳抄本能比的了。這對李仕明來說是一份珍貴的寶藏,因此只要有時間他就會仔細翻閱,遇到感興趣的,還會讀得廢寢忘食。
李仕明這麽做,一來是因為他確實對古籍文獻很感興趣,二來就是他希望能找到關於古瓶、贏山乃至這東西南北四國的信息和線索。
但平日禦書院裏人來人往,看書很不方便。此外隨著李世明逐漸熟悉禦書院的工作,交給他的文稿也越來越多,他每天要花大量時間閱讀和校對,自己的時間因而變得很少。
不過李仕明知道,今天他看到多晚也不會有人打擾。
因為今夜是除夕。
今早晨起,他先是隨百官跟熠王到神壇拜天,然後熠王接受眾臣跪拜。到了傍晚,正德殿設皇家家宴,下元卿院在英武堂為武官設宴,上元卿院在明學堂為文官設宴。
李仕明雖然不知道英武堂上的武官晚宴是什麽場景,但他敢肯定絕對比明學堂上的文官晚宴要有趣得多。
明學堂除夕這頓飯上,一群酸腐文人湊在一起,借著眾人皆在,可算逮到了露臉的機會,滿堂高談闊論、吟詩作賦。
這其中數時寅虎那個姐夫 — 畢衎,最讓李仕明無法忍受。
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溜須拍馬,而且方法特別,用滿口的“之乎者也”來拍,沒點文化都聽不懂他說什麽。
倘若他就一直待在禦書院不出去,也就還好。但他得上朝,朝上不光是文官,還有一半都是武官。武官大多沒文化,最煩聽他說話。
前幾日朝上西硯主持議政,談到邊地防禦外族的問題,馬軍一名武官剛奏完,畢衎就開始長篇大論,漫談古今。
那武官應該是忍他許久了,終於忍不住道:“畢大人,你說的都是什麽狗屁東西,能不能說人話?”
畢衎氣道:“我說的都是聖賢之道,何謂不是人話也?”
那武官怒道:“說你說的不是人話都算是客氣的了,要我說,你說的都他媽的是屁話!”
畢衎氣得當場就抽了,上來一堆人七手八腳擡了下去。
後來,想是他的小舅子時寅虎也提醒過他,於是收斂了許多,但原本還算“有文化”,現在便只剩下溜須拍馬一個特點了。
畢衎在明學堂的除夕宴上談邊地問題談得正起勁,只聽他說道:“我西陵有熠王為君主,承蒙天運,皇恩浩蕩,日月生輝,萬民敬仰……”
有人問道:“畢大人,你還沒說,最近這邊地發生的外族擾民之事,到底有多嚴重?”
畢衎一怔,說道:“我西陵大軍曾經大敗、鴱兩族,殺得他們不敢再侵犯我西陵領土,此番他們又能有什麽作為?”
那人搖頭道:“畢大人,你真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啊。這多年的相安無事是用什麽換來的,你難道不知道麽?況且,這是不是真的太平都不一定。”
畢衎怒道:“你這是擾亂民心的言論……”
李仕明再聽不下去畢衎說話。
但方才那人提到的、鴱兩族騷擾邊地之事,倒是節前幾日朝上討論最多的。這、鴱兩族到底是什麽來歷,又與西陵國有什麽淵源,他想弄個明白。
酒過三巡,李仕明見明學堂上眾人已經喝得東倒西歪,外加上他新來禦書院時間不長,無權無勢,無人理睬,便趁人不註意,從除夕宴上溜了出來。
李仕明一路走到禦書院的書庫,此時的禦書院四下無人,十分安靜。他站在院中,一輪明月高懸,夜風清涼,遠離那是非名利場,讓他原本在席間煩躁的心平靜了下來。
他深吸了口氣,步入書庫中翻找起來。
禦書院的書庫分為前堂、中堂和後堂。前堂放的是統編的文獻和古籍,凡是朝廷中任職的官員均可登記借閱。中堂放的是單與西陵皇家相關的檔案,須按照一定流程和手續,辦理了借閱文書方可借閱。
而後堂放的則是機要文獻,什麽算是機要文獻,李仕明並不清楚,禦書院裏也沒有人清楚。大家只知道想看後堂裏有什麽,除非有熠王的禦筆朱批。
自從熠王將一部分下旨的權利轉給了西硯之後,便只有西硯同意方能進去一看,並且不可帶走。話雖這樣說,但據說除了西硯本人,再沒第二個人進去過。
後堂常年有人把守,並且建在離前堂和中堂相距頗遠的地方。李仕明曾經嘗試走近打探,結果剛一靠近,便被守衛攔住,李仕明只好謊稱自己剛來禦書院,走錯了地方。
不過由此得知,禦書院的後堂是個禁忌之地,但他也莫名生出一種感覺:這裏面藏著的東西,與他想知道的事情有關。
不過今夜,李仕明只是想找與邊地、鴱兩族相關的文獻。
他先來到前堂找到兩族歷史,研讀了一番後,發現其中描述西陵淵源的內容並不多。於是又來到中堂,這裏平時是上鎖的,鑰匙在禦書院的管事和修撰手中各有一把,因此李仕明手中有鑰匙。
他打開鎖,走進中堂,先是把平時修撰的文稿放在桌子上,佯裝修稿。隨後他將聖祖520年至今的皇家編年文獻都找了出來,坐在桌前,一一翻看。
李仕明越看越快,越看眉頭皺得越緊。
原來多年前,西陵國與邊地游牧民族族和鴱族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的交戰。
聖祖520年,西陵國南部的大草原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游牧氏族部落割據著。
當時這些部落之間的情況是“有大有小,分散不均”,遇到戰事或者部落沖突,有時會形成聯盟,但聯盟的狀態也並不穩定,基本還是以氏族為單位,分布在草原東南流域以及贏山西南地帶。
後來,這些氏族中的族和鴱族聯手,以黑鳥為圖騰,一路向西,征服了上述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,期間兩族內部也多番易主,互相內耗。但經過多次聯姻、結盟,最終還是於聖祖545年共同統一了西陵南部的大草原。
聖祖546年,族和鴱族騷擾西陵國邊地百姓,他們搶糧圈地,霸占民女,綁架人口,強迫為奴,攪得當地百姓終日人心惶惶。
當時馬軍都侯谷泰和步軍都侯楊玄一起請旨,建議出兵鎮壓,討伐鴱兩族。
谷泰上書道:“鴱兩族剛剛統一南原不久,前期征服草原各氏族部落消耗的元氣尚未恢覆。如今他們糧草不足,才來騷擾我西陵邊地。這時候趁機鎮壓他們,獲勝的機會極大。”但上書後,熠王遲遲未準。
步軍都侯楊玄無奈之下,也上書道:“鴱兩族騷擾邊地百姓,正是對我們的試探,如果我們此時退讓,便給了他們養精蓄銳的機會,他日等兩族恢覆元氣,只會變本加厲,對我西陵是一大隱患。”
兩軍統帥同時上書,國師及下元卿也力勸熠王出兵,但熠王思前想後,還是決定以和親的方式穩定邊地局勢。
於是聖祖547年,熠王將自己的妹妹昱煬公主下嫁族大族長,但這場和親僅維持了一年的邊地安寧。
聖祖548年,鴱兩族所在的南部草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,族人食不果腹,在人畜饑疫的境況下,兩族背棄和親約定,再次進攻西陵。
這次熠王無計可施,準許了下元卿院懇請出兵的上書。
聖祖548年立秋,立馬軍都侯谷泰為征討將軍,統領兩軍,谷泰、馬軍副都侯時寅虎、步軍都侯楊玄、步軍副都侯褚雲飛四個人各自率領一軍,兵分四路討伐鴱兩族。
這一戰從秋天打到了深冬。
楊玄和褚雲飛率領的四萬步軍大勝,迎敵五萬,殺敵四萬,西陵步軍死傷不到一萬,以少勝多立軍功。
同時,谷泰和時寅虎各率三萬馬軍在五蠻溪圍剿敵軍,按戰後軍報:敵軍四萬盡數剿滅,但馬軍合計死傷近五萬人,此戰雖勝尤敗。
雖然將敵軍四萬全部剿滅,但西陵死亡將士近五萬,但凡是出兵多年、戎馬生涯的老將看來,馬軍這一場仗實則是輸了。
按軍規,功過相抵,谷泰雖不能按戰敗論處,但賞賜肯定是沒有了。
兩軍險勝鴱兩族的捷報傳回皇城後,楊玄率兩萬步軍先行返回西陵。三個月後,馬軍也抵達了皇城。
誰知浩浩一萬馬軍,竟只回來了三千人不到。
朝廷追問那七千士兵去了哪裏,時寅虎奏報說,戰後由於谷泰統領不力,軍隊在山中迷了路,進入隆冬又遇風雪,士兵沒有吃的,死的死,跑的跑,最後只剩下三千餘人。谷泰自認失職,在刀口山畏罪自殺。
下元卿院曾經意欲立案徹查此事,但時寅虎上書曰:“眾將為國離家奔赴戰場,浴血奮戰。如今朝廷卻不信任得勝歸來的人,叫眾將再如何為國盡忠?”
緊接著隨時寅虎回到皇城這些兵卒聯名上書,眾口一詞,與時寅虎所述無二。
戰後朝廷軍隊人數銳減,下元卿院迫於壓力,處於無奈只好作罷。但因馬軍此戰是險勝,因此並沒有給時寅虎提為馬軍正都侯,這馬軍統帥的正位自從那時候起,便一直虛位以待。
這一戰讓西陵國軍力消耗巨大,再經不起大戰。熠王為防止族和鴱族卷土重來,決定再度和親,將一名宗室之女下嫁鴱族大族長,並同意互市。
鴱兩族自此未曾入侵西陵邊地至今,直到前幾日邊地再報發現鴱兩族行蹤。
李仕明看到這裏,眉頭緊鎖,“啪”的一聲合上了手中的卷宗,站起身走出中堂,來到院中,站在那裏屏氣凝思,心中充滿疑雲。
那七千名士兵定是全都死在了從五蠻溪戰場回皇城的路上,包括谷泰在內。
活下來的三千人都是時寅虎的親信隨從,這是毋庸置疑的,否則在朝廷決定徹查此事時,不會如此多人眾口一詞地反對。
但是這些士兵是否真如時寅虎所說均是因為天氣惡劣、餓死逃跑?還有谷泰,他真的是否是畏罪自殺,還是其中另有蹊蹺?
李仕明心裏隱隱有種直覺,無論個中原因為何,都跟時寅虎脫不了幹系。
就在這時,正德殿的上空忽然炸開了一朵絢爛的煙花,接著一朵接一朵,絢麗繽紛,照亮了整個夜空。
李仕明靜靜地看著,他的心卻忽然不平靜起來:這舉國同慶、歡度除夕的景象,曾經對他來說就是個夢。
他想起自己出生的地方,時逢戰亂,無處安身。他本生於於富貴人家,但父母慘死,船廠也關閉了。他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,小小年紀,流離失所,所到之處,看見的盡是哀鴻遍野。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,任人宰割,那是怎樣一個時代?
李仕明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,不知不覺眼眶微紅:這西陵國到底是虛幻的,還是真實的?又亦或是他的一個夢?
煙花散盡,夜空已經寂靜許久了,他才從自己的回憶中清醒過來。
禦書院中安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聽得見,李仕明環顧四周,只見庭院深深,月光皎皎。
他還在西陵。
既然在西陵,那就要在西陵生活下去,還要過得好。
他深呼吸了幾口氣,覺得頭腦冷靜多了,又回想起方才的鴱兩族之事,略加總結,得出了幾個結論。
首先,當年谷泰和他的軍隊是如何全軍覆沒的,這是個謎。其次,如此來看,熠王並不是個有為的君主。第三,這西陵國的軍隊絕對是個問題。西硯心裏也再清楚不過,從裏到外,從上到下,都要改。第四……
李仕明想到這第四點,心緒暗湧,背著手在院中來回踱步:調整軍內設置,整頓軍務,首先就要從民間招募精兵。這第四點,就是要想盡辦法讓袁長志負責招募,建一只擁立他的軍隊,盡快讓他握有兵權。
他仰頭看著夜空,天地蒼茫,此刻只有那一輪明月陪伴著他。
李仕明心中暗道:“我背井離鄉,無牽無掛。在這西陵國茫茫大地之上,以天為棚,以地為床,盡可一展身手,至極不過生死,又何以為懼?若袁長志肯與我聯手,便有望在這西陵成就一番作為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雖然當初為全國會試做準備時,他將西陵國的史記都通讀了一遍,但那畢竟只是為了考試,囫圇吞棗,文本也是民間傳抄的,內容是否準確還有待商榷,了解個大概綽綽有餘,但經不起深究。
自從進下元卿院禦書院做了修撰,他所接觸到的古籍和文獻就不是坊間傳抄本能比的了。這對李仕明來說是一份珍貴的寶藏,因此只要有時間他就會仔細翻閱,遇到感興趣的,還會讀得廢寢忘食。
李仕明這麽做,一來是因為他確實對古籍文獻很感興趣,二來就是他希望能找到關於古瓶、贏山乃至這東西南北四國的信息和線索。
但平日禦書院裏人來人往,看書很不方便。此外隨著李世明逐漸熟悉禦書院的工作,交給他的文稿也越來越多,他每天要花大量時間閱讀和校對,自己的時間因而變得很少。
不過李仕明知道,今天他看到多晚也不會有人打擾。
因為今夜是除夕。
今早晨起,他先是隨百官跟熠王到神壇拜天,然後熠王接受眾臣跪拜。到了傍晚,正德殿設皇家家宴,下元卿院在英武堂為武官設宴,上元卿院在明學堂為文官設宴。
李仕明雖然不知道英武堂上的武官晚宴是什麽場景,但他敢肯定絕對比明學堂上的文官晚宴要有趣得多。
明學堂除夕這頓飯上,一群酸腐文人湊在一起,借著眾人皆在,可算逮到了露臉的機會,滿堂高談闊論、吟詩作賦。
這其中數時寅虎那個姐夫 — 畢衎,最讓李仕明無法忍受。
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溜須拍馬,而且方法特別,用滿口的“之乎者也”來拍,沒點文化都聽不懂他說什麽。
倘若他就一直待在禦書院不出去,也就還好。但他得上朝,朝上不光是文官,還有一半都是武官。武官大多沒文化,最煩聽他說話。
前幾日朝上西硯主持議政,談到邊地防禦外族的問題,馬軍一名武官剛奏完,畢衎就開始長篇大論,漫談古今。
那武官應該是忍他許久了,終於忍不住道:“畢大人,你說的都是什麽狗屁東西,能不能說人話?”
畢衎氣道:“我說的都是聖賢之道,何謂不是人話也?”
那武官怒道:“說你說的不是人話都算是客氣的了,要我說,你說的都他媽的是屁話!”
畢衎氣得當場就抽了,上來一堆人七手八腳擡了下去。
後來,想是他的小舅子時寅虎也提醒過他,於是收斂了許多,但原本還算“有文化”,現在便只剩下溜須拍馬一個特點了。
畢衎在明學堂的除夕宴上談邊地問題談得正起勁,只聽他說道:“我西陵有熠王為君主,承蒙天運,皇恩浩蕩,日月生輝,萬民敬仰……”
有人問道:“畢大人,你還沒說,最近這邊地發生的外族擾民之事,到底有多嚴重?”
畢衎一怔,說道:“我西陵大軍曾經大敗、鴱兩族,殺得他們不敢再侵犯我西陵領土,此番他們又能有什麽作為?”
那人搖頭道:“畢大人,你真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啊。這多年的相安無事是用什麽換來的,你難道不知道麽?況且,這是不是真的太平都不一定。”
畢衎怒道:“你這是擾亂民心的言論……”
李仕明再聽不下去畢衎說話。
但方才那人提到的、鴱兩族騷擾邊地之事,倒是節前幾日朝上討論最多的。這、鴱兩族到底是什麽來歷,又與西陵國有什麽淵源,他想弄個明白。
酒過三巡,李仕明見明學堂上眾人已經喝得東倒西歪,外加上他新來禦書院時間不長,無權無勢,無人理睬,便趁人不註意,從除夕宴上溜了出來。
李仕明一路走到禦書院的書庫,此時的禦書院四下無人,十分安靜。他站在院中,一輪明月高懸,夜風清涼,遠離那是非名利場,讓他原本在席間煩躁的心平靜了下來。
他深吸了口氣,步入書庫中翻找起來。
禦書院的書庫分為前堂、中堂和後堂。前堂放的是統編的文獻和古籍,凡是朝廷中任職的官員均可登記借閱。中堂放的是單與西陵皇家相關的檔案,須按照一定流程和手續,辦理了借閱文書方可借閱。
而後堂放的則是機要文獻,什麽算是機要文獻,李仕明並不清楚,禦書院裏也沒有人清楚。大家只知道想看後堂裏有什麽,除非有熠王的禦筆朱批。
自從熠王將一部分下旨的權利轉給了西硯之後,便只有西硯同意方能進去一看,並且不可帶走。話雖這樣說,但據說除了西硯本人,再沒第二個人進去過。
後堂常年有人把守,並且建在離前堂和中堂相距頗遠的地方。李仕明曾經嘗試走近打探,結果剛一靠近,便被守衛攔住,李仕明只好謊稱自己剛來禦書院,走錯了地方。
不過由此得知,禦書院的後堂是個禁忌之地,但他也莫名生出一種感覺:這裏面藏著的東西,與他想知道的事情有關。
不過今夜,李仕明只是想找與邊地、鴱兩族相關的文獻。
他先來到前堂找到兩族歷史,研讀了一番後,發現其中描述西陵淵源的內容並不多。於是又來到中堂,這裏平時是上鎖的,鑰匙在禦書院的管事和修撰手中各有一把,因此李仕明手中有鑰匙。
他打開鎖,走進中堂,先是把平時修撰的文稿放在桌子上,佯裝修稿。隨後他將聖祖520年至今的皇家編年文獻都找了出來,坐在桌前,一一翻看。
李仕明越看越快,越看眉頭皺得越緊。
原來多年前,西陵國與邊地游牧民族族和鴱族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的交戰。
聖祖520年,西陵國南部的大草原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游牧氏族部落割據著。
當時這些部落之間的情況是“有大有小,分散不均”,遇到戰事或者部落沖突,有時會形成聯盟,但聯盟的狀態也並不穩定,基本還是以氏族為單位,分布在草原東南流域以及贏山西南地帶。
後來,這些氏族中的族和鴱族聯手,以黑鳥為圖騰,一路向西,征服了上述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,期間兩族內部也多番易主,互相內耗。但經過多次聯姻、結盟,最終還是於聖祖545年共同統一了西陵南部的大草原。
聖祖546年,族和鴱族騷擾西陵國邊地百姓,他們搶糧圈地,霸占民女,綁架人口,強迫為奴,攪得當地百姓終日人心惶惶。
當時馬軍都侯谷泰和步軍都侯楊玄一起請旨,建議出兵鎮壓,討伐鴱兩族。
谷泰上書道:“鴱兩族剛剛統一南原不久,前期征服草原各氏族部落消耗的元氣尚未恢覆。如今他們糧草不足,才來騷擾我西陵邊地。這時候趁機鎮壓他們,獲勝的機會極大。”但上書後,熠王遲遲未準。
步軍都侯楊玄無奈之下,也上書道:“鴱兩族騷擾邊地百姓,正是對我們的試探,如果我們此時退讓,便給了他們養精蓄銳的機會,他日等兩族恢覆元氣,只會變本加厲,對我西陵是一大隱患。”
兩軍統帥同時上書,國師及下元卿也力勸熠王出兵,但熠王思前想後,還是決定以和親的方式穩定邊地局勢。
於是聖祖547年,熠王將自己的妹妹昱煬公主下嫁族大族長,但這場和親僅維持了一年的邊地安寧。
聖祖548年,鴱兩族所在的南部草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,族人食不果腹,在人畜饑疫的境況下,兩族背棄和親約定,再次進攻西陵。
這次熠王無計可施,準許了下元卿院懇請出兵的上書。
聖祖548年立秋,立馬軍都侯谷泰為征討將軍,統領兩軍,谷泰、馬軍副都侯時寅虎、步軍都侯楊玄、步軍副都侯褚雲飛四個人各自率領一軍,兵分四路討伐鴱兩族。
這一戰從秋天打到了深冬。
楊玄和褚雲飛率領的四萬步軍大勝,迎敵五萬,殺敵四萬,西陵步軍死傷不到一萬,以少勝多立軍功。
同時,谷泰和時寅虎各率三萬馬軍在五蠻溪圍剿敵軍,按戰後軍報:敵軍四萬盡數剿滅,但馬軍合計死傷近五萬人,此戰雖勝尤敗。
雖然將敵軍四萬全部剿滅,但西陵死亡將士近五萬,但凡是出兵多年、戎馬生涯的老將看來,馬軍這一場仗實則是輸了。
按軍規,功過相抵,谷泰雖不能按戰敗論處,但賞賜肯定是沒有了。
兩軍險勝鴱兩族的捷報傳回皇城後,楊玄率兩萬步軍先行返回西陵。三個月後,馬軍也抵達了皇城。
誰知浩浩一萬馬軍,竟只回來了三千人不到。
朝廷追問那七千士兵去了哪裏,時寅虎奏報說,戰後由於谷泰統領不力,軍隊在山中迷了路,進入隆冬又遇風雪,士兵沒有吃的,死的死,跑的跑,最後只剩下三千餘人。谷泰自認失職,在刀口山畏罪自殺。
下元卿院曾經意欲立案徹查此事,但時寅虎上書曰:“眾將為國離家奔赴戰場,浴血奮戰。如今朝廷卻不信任得勝歸來的人,叫眾將再如何為國盡忠?”
緊接著隨時寅虎回到皇城這些兵卒聯名上書,眾口一詞,與時寅虎所述無二。
戰後朝廷軍隊人數銳減,下元卿院迫於壓力,處於無奈只好作罷。但因馬軍此戰是險勝,因此並沒有給時寅虎提為馬軍正都侯,這馬軍統帥的正位自從那時候起,便一直虛位以待。
這一戰讓西陵國軍力消耗巨大,再經不起大戰。熠王為防止族和鴱族卷土重來,決定再度和親,將一名宗室之女下嫁鴱族大族長,並同意互市。
鴱兩族自此未曾入侵西陵邊地至今,直到前幾日邊地再報發現鴱兩族行蹤。
李仕明看到這裏,眉頭緊鎖,“啪”的一聲合上了手中的卷宗,站起身走出中堂,來到院中,站在那裏屏氣凝思,心中充滿疑雲。
那七千名士兵定是全都死在了從五蠻溪戰場回皇城的路上,包括谷泰在內。
活下來的三千人都是時寅虎的親信隨從,這是毋庸置疑的,否則在朝廷決定徹查此事時,不會如此多人眾口一詞地反對。
但是這些士兵是否真如時寅虎所說均是因為天氣惡劣、餓死逃跑?還有谷泰,他真的是否是畏罪自殺,還是其中另有蹊蹺?
李仕明心裏隱隱有種直覺,無論個中原因為何,都跟時寅虎脫不了幹系。
就在這時,正德殿的上空忽然炸開了一朵絢爛的煙花,接著一朵接一朵,絢麗繽紛,照亮了整個夜空。
李仕明靜靜地看著,他的心卻忽然不平靜起來:這舉國同慶、歡度除夕的景象,曾經對他來說就是個夢。
他想起自己出生的地方,時逢戰亂,無處安身。他本生於於富貴人家,但父母慘死,船廠也關閉了。他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,小小年紀,流離失所,所到之處,看見的盡是哀鴻遍野。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,任人宰割,那是怎樣一個時代?
李仕明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,不知不覺眼眶微紅:這西陵國到底是虛幻的,還是真實的?又亦或是他的一個夢?
煙花散盡,夜空已經寂靜許久了,他才從自己的回憶中清醒過來。
禦書院中安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聽得見,李仕明環顧四周,只見庭院深深,月光皎皎。
他還在西陵。
既然在西陵,那就要在西陵生活下去,還要過得好。
他深呼吸了幾口氣,覺得頭腦冷靜多了,又回想起方才的鴱兩族之事,略加總結,得出了幾個結論。
首先,當年谷泰和他的軍隊是如何全軍覆沒的,這是個謎。其次,如此來看,熠王並不是個有為的君主。第三,這西陵國的軍隊絕對是個問題。西硯心裏也再清楚不過,從裏到外,從上到下,都要改。第四……
李仕明想到這第四點,心緒暗湧,背著手在院中來回踱步:調整軍內設置,整頓軍務,首先就要從民間招募精兵。這第四點,就是要想盡辦法讓袁長志負責招募,建一只擁立他的軍隊,盡快讓他握有兵權。
他仰頭看著夜空,天地蒼茫,此刻只有那一輪明月陪伴著他。
李仕明心中暗道:“我背井離鄉,無牽無掛。在這西陵國茫茫大地之上,以天為棚,以地為床,盡可一展身手,至極不過生死,又何以為懼?若袁長志肯與我聯手,便有望在這西陵成就一番作為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